内部资料 编号:评201402
评估简报
第2期(总第3期)
内江师范学院教学评估中心编印 2014年10月29日
2014年内江师范学院育人模式改革
五个试点专业核心课程评估
编者按: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精神和我校2014年工作要点(内师委发[2014]2号)的要求,持续推进教学评估工作,教学评估中心在总结2013年秋季学期试点专业评估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发布的“6+1”评估模块,对五个二级学院试点专业的核心课程审核评估做出了精心准备和周密部署,并于2014年10月下旬顺利完成了本次评估工作,现就有关情况发布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评估工作准备充分、部署周密,先后研制了《内江师范学院专业核心课程评估方案》,制定了“6+1”核心课程审核评估标准,召开了评估专家咨询会、学评委培训会、相关二级学院评估动员培训会,明确了对5个育人模式试点专业进行核心课程审核评估的内容、时段、流程,为方便评估专家能够随机深入课堂、教研室、二级学院,对专家实行联系专家负责制。五个二级学院根据学校2014年3月发布的《内江师范学院关于2014年五个二级学院试点专业核心课程的通知》,认真自评,并提交了自评报告。
本次评估内容:课程的“定位与目标”、“教学队伍”、“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质量保障”以及“自选特色项目”七个模块,评估的内容时段为2011年9月至2014年7月。
本次评估流程:1.校内联系专家对五个育人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随堂听课、参加专业室的教研活动、组织学生座谈会,学评委跟进开展有关课堂质量和学风的学生问卷调查。2.校内联系专家提前一周审阅二级学院提交的核心课程自评报告。3.评估专家现场评估(每门核心课程10分钟内现场汇报、专家审核支撑材料、专家点评、评估交流)。4.专家评估结论意见反馈。5.召开评估总结交流会。
本次评估专家分组,每2位专家负责一个相关二级学院的核心课程评估。其具体安排如下。
学院
| 校内联系专家
|
经管学院
| 张力行
| 王雪媛
|
体育学院
| 李达伟
| 陈海珍
|
数信学院
| 刘靖宇
| 赵思林
|
文新学院
| 肖体仁
| 王希尧
|
教科学院
| 左群英
| 张力行
|
注:校内联系专家的职责如下
1. 对核心课程进行随堂听课,诊断评估课堂教学质量;
2. 至少深入一次核心课程的教研活动,诊断评估专业教研质量;
3. 至少组织一次学生座谈会,诊断评估学生学风、专业情感、教师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教学满意度情况;
4. 汇集该核心课程的评估信息,撰写该课程的审核评估报告,反映评估过程、评估结论、存在问题及建议。
本次现场评估的时间安排如下。
经管学院 10月20日(星期一)上午8:30
体育学院 10月22日(星期三)下午2:30
数信学院 10月23日(星期四)上午8:30
文新学院 10月27日(星期一)下午2:30
教科学院 10月29日(星期三)下午2:30
二、专家评估结论
由于大部分评估专家自身就是所评二级学院的成员,并且不同专业各门课程评估专家不同,部分专家评估分数主观差异较大,导致部分核心课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不完全一致,因此此次评估分数仅供参考。尽管如此,本次评估仍然有不少值得参考的结论。
核心课程评估情况一览表
|
学院
| 专业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上课班级
| 上课教师
| 课程质量得分
|
经管学院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原理
| 张云
| 13级1A、1B班
| 张云、贺霞
| 82
|
人力资源管理
| 刘丽刚
| 12级1班
| 刘丽刚
| 83
|
财务管理
| 胡艳
| 12级1班
| 胡艳
| 81
|
教科学院
| 教育科学
| 教育哲学
| 陈理宣
| 12级1班
| 陈理宣、黄英杰
| 81
|
教育学原理
| 黄英杰
| 13级1班
| 黄英杰
| 78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学校体育学
| 申向军
| 12级1A班
| 申向军
| 85
|
武术
| 吴宝占
| 12级1A班
| 吴宝占
| 88
|
数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高等代数
| 钟纯真
| 13级1、3班
| 钟纯真、刘熠
| 85
|
概率论
| 王凡彬
| 12级3、4班
| 王凡彬
| 78
|
文新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
| 刘云生
| 13级1、2、3班
| 李国、滕斌、徐万平
| 89
|
中国古代文学
| 李见勇
| 12级1、2、3班13级1、2、3班
| 冯利华、黄金顾、李爱平、李厚琼、孟光全
| 90
|
文学概论
| 齐小刚
| 12级1、3班
| 齐小刚、曹奎
| 88
|
(一)文新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评估结论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概论》
1. 课程建设成效
三门课程均定位合理,课程培养目标明确,能满足应用类人才培养需求。
三门课程教师结构基本合理。课程负责人均年富力强,积极组织和参与教学改革建设,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及组织能力。
三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既不脱离选定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大多能根据学生实际及自身优势处理教材,有的教师还根据教学需要增加一些补充教材及辅助资料。《文学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选用了具有前沿性的教材。
三门课程教师改变了原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为突出学生主体性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国古代文学》采用了如教师主讲,学生讲课,辩论课,朗诵课,学生提问课,学生讲座课等教学形式。《文学概论》教师课堂讲授时间控制四分之三以内,其余时间留给学生思考、提问、讨论等,注重引导启发。《中国现代文学》采用了如教师主讲,学生提问;学生主题发言;课堂讨论;观看影视作品等形式,其中徐万平老师授课的轻松自如令人赞赏。
三门课程教师普遍使用多媒体课件,同时要求并指导将要登台讲课的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课程考核上,采用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以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课堂组织良好,学生积极参与。《文学概论》课程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如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原典,并答疑解惑;设置专题讨论课,每学期3—5次,学生主讲,教师点评等。齐小刚老师授课的广取博采、从容自信值得肯定。《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课堂重视学生对经典诗、文的朗诵、背诵,对经典戏剧片段的观赏、表演。重视课堂讨论,坚持每学期两次小论文写作,效果较好。
三门课程均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国古代文学》让学生写古体诗、词,写文言传记,举行诗文朗诵会;《文学概论》让学生进行文学写作、文学评论、经典阅读实践,每学期2—3次;《中国现代文学》让学生背诵诗文,表演戏剧片段,写2000字左右小论文,组织讨论等。
三门课程不定期举行公开课,邀请学院领导及同行专家评课,并要求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以提高教学水平。组织学生多途径多方式参与评教,及时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方法。如《文学概论》教师齐小刚近年来已开展过多次公开课,均获得学院领导及同行专家的高度肯定。
文新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并支持教学改革,积极参与教研室教研活动及专题讨论会。三门核心课程课程负责人带头参与教改,鼓励任课教师互相听课,随时交流评课,并将学生评教反馈的问题进行清理,及时与相关教师沟通,以期有所改进和提高。
2. 存在问题与建议
总的说来,三门课程的教革是卓有成效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教革未见明显起色,依然一人讲授到底,很少与学生互动,课堂气氛较沉闷。有的教师语速过快,学生不易听清。建议每个教师积极参与教革,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有的教师未作课件,有的课件没有精心设计,没有特色,没有重点,不能引起学生兴趣,不利于学习掌握。建议每个教师精心制作课件。建议《中国古代文学》学生多背诵古代诗文;《文学概论》学生多读原典,多写文学短论;《中国现代文学》学生多读经典,多写读书笔记。
(二)经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评估结论
《会计学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1. 课程建设成效
课程均定位明确,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培养目标清晰,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契合岗位和社会需求。
师资队伍比较年轻,学历结构较好。
教学内容兼顾理论深度和实践强度,相对紧凑;教学计划设计合理;教学实施进度正常有序;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案例式、模拟式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教师讲解,教师演示与示范,教师设问,学生问答等。在《会计学原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两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团队协作完成的具体项目多以小组进行,深受同学们欢迎。
课程老师基本能和学生通过QQ,E-Mail、TEL等多途径指导,教师能根据学生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安排。课程考核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人力资源管理》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占50%。
专家认为,三门课程教学准备工作细致、教学目标合理、教学重点比较突出,教学过程掌控较好,《会计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两门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学生普遍好评,学生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质量严格按照学校质量监控体系执行。一是加强教学设计,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及方法贯穿其中;二是注意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互动交流了解“教”情、掌握“学”情,教学相长,不断探索和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在课程特色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实际案例较为丰富,课堂内容组织能参照资格认证的要求;《会计学原理》课程特色项目鲜明,教学以岗位需求深度结合,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教学团队编写教材契合岗位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
2.存在问题及建议
(1)教学内容处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教学内容处理可以进一步完善,确定什么内容讲或不讲、泛讲还是精讲,多注重课本内容的讲解。同时,注重选择恰当的案例进行教学,并注重课外实践。
(2)“教学做”体现不够彻底
《人力资源管理》同学们希望多参与课堂互动。但是任课教师认为,在互动环节,学生普遍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在分组讨论或是协作完成项目的时候,团队组合,团队领导产生的过程,学生甚至有抵触情绪。矛盾根源在于教学做环节设计的合理性。
《会计学原理》同学们普遍认为课程内容很紧凑,留给同学们思考的时间很少,课堂互动不够;会计各种岗位的仿真操作设备缺乏,需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
《财务管理》同学们普遍认为课程理论很强,缺乏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也缺乏课外实践。
(3)教学过程和考核环节不够细致
《会计学原理》课程老师板书字偏小,且有点潦草;布置作业相对集中,作业量偏大,同学们建议分散布置作业。同时,可以多评讲作业,对于作业抄袭的情况应该采取一定措施。同学们希望教学内容可以丰富些,课堂气氛可以活跃些。
《财务管理》课程班级人多,教师声音小,存在睡觉玩手机的现象;作业量偏大,同时作业缺乏讲解和批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师声音偏小,学生希望更加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4)加强师资建设
三门课程教师队伍年轻化,职称结构有待完善。
(三)教科院教育科学专业核心课程评估结论
《教育哲学》 《教育学原理》
1. 课程建设成效
(1) 定位与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教育原理》属于学科基础课程必修课,《教育哲学》属于专业发展必修课。教学大纲对两门课程的定位均为专业核心课程,以建构基本的教育理论基础体系和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为目的。
(2) 教学队伍
2013-2014学年执教教育学专业两门核心课程的教师包括一位教授、一位讲师,学历分别为硕士和博士,均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同时具有基础教育的工作经历。
(3) 教学内容与形式
《教育哲学》没有固定的教材,授课教师以专题的形式对若干教育哲学问题进行探讨,如人性与教育、知识与课程等。《教育学原理》以教材为依托,主要涉及教育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功能、师生关系、教学、班主任管理等内容。教学形式以讲授法、讨论法为主。
(4)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以知识逻辑为体系,以讲解、讨论的方式进行。
(5) 教学效果
对学生评价进行统计发现,大部分学生反映从两门课程中收获较大,对老师授课也比较满意,少部分同学反映课程比较难学,收获一般,没有出现不满意的情况。从学生座谈会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对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总体较好。
(6) 质量保障
教育学专业是我校育人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之一,《教育哲学》《教育学原理》
是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学院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资金保障、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以确保课程质量。如集中团队智慧和力量修订教材《教育学原理》,探索“三三四”教学改革模式,邀请专家到校进行讲座等。
(7) 特色项目
以课题和项目为平台,探索高校和地方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科研教研活动积极,成果丰富。除教育见习、实习、微格教学等实践教学平台外,组织学生通过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暑期三下乡、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 存在问题与建议
(1)课程目标有待认真定位。
从学生座谈会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对课程的目标和定位存在困惑,意见不一。如一位同学提出“这两门课程到底是该定位在研究和打基础理论,还是着眼于学生的学科方向和将来的就业”。同学们普遍的观点是,即便这两门是理论基础性质的课程,仍然不能忽略促进学生就业这一任务。学生的困惑至少说明,学生没有很好地意识到理论学习对促进就业的意义。虽然一位同学提出理论基础对教师公招考试有用,但这也是纯粹功利的的观点,没有涉及理念、思维方式等更为根本的素质提高问题。
可见,学生在认识和观念上存在很多困惑亟待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哲学》和《教育学原理》作为思想理论性的课程,应对此进行积极回应,并很好地把思想、理念、理论转化为引导、推动、提升学生的动力,同时应着眼于目前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对课程目标进行反思和完善。
(2)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改革
从学生座谈会和课程教学学生评价统计表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反映教师学识渊博,综合素质高,上课旁征博引,内容丰富、分析深入,但“希望老师可以多点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些,增加课堂活动,多一些自主合作探究环节,增强学生参与课程的主动性。”因此,建议两门课程在继续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在互动教学、活动教学方面有更多的突破。
(3)考试方式需要创新
目前两门课程的考试仍以传统的笔试为主,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虽然客观题型只占30%左右,但主观题型仍以教材或教师讲授内容为主,考察学生知识面、分析能力、思维方式等的开放型题目不多。教师则反映因为学校对试卷出题和评分标准有若干规定,改革难度大。
建议学院组织教师,并与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加强研究和改革,积极探索科学、具有操作性的考试方式,以考试评价促进教学改革。
(四)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评估结论
《学校体育学》 《武术》
1. 课程建设成效
(1) 定位与目标
体育学院的体育学专业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建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体育学》、《武术》核心课程,两门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定位明确,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良好。
(2) 师资队伍
体育学院体育学专业的师资对伍,经过多年的引进和培养,师资结构合理,梯队明显,专业搭配完善,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具备一定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
(3) 教学内容与形式
内容设计:注重更新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反映本学科研究成果;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基本处理得当。
教学内容安排:联系实际,能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注重教书育人,有基本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学辅助资料,基本具备网络教学和网络维护能力,并能正常运行,基本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
(4) 教学过程
体育学院体育学专业的培养过程由于一直是以师范教育的模式在进行,经过多年的打造教学过程是完整的,有合理比例的尝式讨论或习题课,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完成作业和讨论报告质量较好。坚持教考分离,建立了较完备的试题库。试题质量较好,成绩呈正态分布。能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在精简授课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一定实效性。
(5) 教学效果
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基本要求,多数教师能认真授课,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能认真执行学校教学规范,作好本职工作;对学生要求严格,注意教书育人。
(6) 质量保障
体育学院体育学专业的质量保障由于学院的重视,各级部门的努力和支持,质量状况良好具有相当的保障。学院注重提高专业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水平。
(7) 课程特色项目
《武术》被列为省级重点课程,《体育社会学》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武术教学团队被列为“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2.存在问题与建议
(1)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不完善、效果差。
(2)从学生座谈看:有部分教师不是很负责,业务素质较差等,希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所学知识与现实的脱节,建议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加强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安排。
(3)从听课情况看:鉴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学设计中应增加教师讲授内容环节,教学方法应多样性,尝试教学法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每节课。
(4)从自评报告看:教学管理环节缺乏教学反馈及教学监督制度建立及实施,建议完善。
(5)从调研情况看:建议学校改进其办学条件,如教学场地、教室、图书资料室、办公室等硬件设施;建议体育学院加强教师教育,通过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做好培养模式和过程的调整,在保有本身以训练竞赛特色的基础上,建设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特色。
(五)数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核心课程评估结论
《高等代数》 《概率论》
1. 课程建设成效
课程定位合理,课程培养目标明确,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课程教师结构合理。课程负责人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及组织能力。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符合学生专业发展需要。教学形式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等代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用讲授、练习和讨论的形式;积极开展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概率论》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科学实验中的很多问题作为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专家认为两门课程教师讲课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清楚、准确。教学内容正确,讲解熟练、流畅,逻辑推理严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专注,能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有所获。大部分学生在课程中收获较大,对教师上课满意。
数信学院领导重视课程建设,深入课堂听课,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课程教学情况。
2. 存在问题与建议
《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探索,但还需进一步完善。部分教师对“教学做统一”教学改革理念理解不深刻;部分教师运用“导讲评研”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有待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相对落后,教材建设还需加强。
《概率论》课程教学应加强课程内容的延伸,加强师生互动和实验教学。
两门课程特色有待进一步凝练。
三、反思及建议
1.二级学院应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和教学质量意识,尽快建立健全课程自评标准和自评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将自评纳入常态化管理之中,定期自评。
2.真正落实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人才培养研究和教学研究,开展教学竞赛研讨,加大教学考评和奖励,提高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幸福感和积极性,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以教师为本,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4.安排专人负责评估材料收集整理归档,为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提前做好准备,不致于评估时匆忙应对、补造材料等。
5.重视课程学生学习指导,制定有效的学习指导措施,让学生能学得明白,学得清楚,学得透彻,学会学习。
6.加强课程教学中对学生专业情感、学习氛围培养,让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努力学习。
7.加强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8.加强课程教研教改活动,真正落实科研促教学。
主题词:试点专业 核心课程评估 简报
报 送:校领导、校长办公室
抄 送:教务处、二级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学办公室
存: 内江师范学院教学评估中心 (共印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