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质量保障 > 工作动态 > 正文

2023-2024学年本科教育教学典型案例三:“传武赋能,多链协同,培根铸魂”——立体式峨眉武术文化育人创新模式

作者:   时间:2024-11-28   点击数:


本案例聚焦“传武赋能,多链协同,培根铸魂”立体式峨眉武术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着力解决非遗峨眉武术“转化乏力、协同不足、渠道不畅”的问题。秉承“德润身·体化人”育人理念,将峨眉武术文化的深邃内涵融入“教、科、训、传”四大链条之中,创新性地推出以教学为核心的“多链协同”策略;不断拓展创新实践的边界,实施“三延伸”战略,使峨眉武术文化的影响力从课堂向校园延伸,从校园向社会延伸,从国内向国际延伸;坚持文化浸润,通过文化育知、文化育能、文化育德的深度融合,夯实“培根铸魂”系统,全面提升体育学院乃至全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创新素养和科学素养。

深挖细整,传武赋能。以“科研平台和合作单位”为基石,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生态圈。精心布局“教育部峨眉武术传承基地、非遗传承人研修研培基地、峨眉武术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峨眉武术重点文化学院”高规格平台。对峨眉武术进行系统性挖掘与精细化整合;创设峨眉武术协议单位,通过“校地结合、资源共享”方式,与100余家合作单位,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激活了峨眉武术文化的传承创新力。

多链协同,共塑生态。以多链协同为基石,构建“融合共生”生态圈。体育学院将峨眉武术纳入教学体系,确保学生武术技艺与文化内涵双提升;推动峨眉武术学术探索,让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构建精密训练体系,打造沉浸式训练环境,强化校内外、国内外竞技交流,确保学生训练成效和快速成长;精心编织传承网络,借力数字科技实现云上传承,确保峨眉武术传承稳固无虞。

文化浸润,培根铸魂以“五个一”工程为基石,构建“培根铸魂”生态圈。“五个一”,即:“一条线”挖,整,研,创,传,宏;“一联盟”峨眉武术联盟;“一展馆”峨眉武术展览馆;“一台戏”铸峨眉武魂,塑现代文明;“一场赛”峨眉武术邀请赛。通过科研的深度挖掘、合作单位的广度聚合、展馆的沉浸体验、艺术的生动演绎以及赛事的竞技交流,共同编织了一张紧密的文化浸润网络,让峨眉武术文化的精髓在新时代的人文生态环境中得以蓬勃生长,培根铸魂,薪火相传。

目前,立体式峨眉武术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成效显著,影响深远,辐射广泛。峨眉武术教学科研团队领衔2项国家级、7项省部级课题,并完成20余项教学改革项目。团队出版11部教材、专著,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含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下载及引用次数高。《峨眉养生与健康》获教育部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峨眉武术》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并在全校推广。学生参加国际、国内运动竞赛成绩优异,获得7次国际、全国、省级大学生武术比赛团体总分第一,连续7年获得四川省高校武术比赛金牌总数第一,团体总分一等奖;获得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说课比赛团体一等奖;获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7项;体育教育专业获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称号,软科全国排名“B+”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深受好评学院先后承办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地域武术研讨会峨眉武术文化传承邀请赛等多项大型武术赛事。受中央电视台邀请拍摄《美丽乡村快乐行》《传承的力量》《清风峨眉》《非遗里的中国》等。《峨眉武魂》受邀参加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展演,并获先进集体称号。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学习强国、四川新闻等媒体多次报道峨眉武术传承取得的创新成果。峨眉武术教学科研团队先后赴韩国、泰国、香港、新西兰、毛里求斯、贝宁、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峨眉武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带领学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中日、中泰、中老、中越和中缅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等武术竞赛和交流大会。团队申报的“汉语桥”项目──“峨眉武术”线上线下团组交流体验营课程,获得广泛赞誉。

内江师范学院评建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邮编:641100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