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学专业自跻身一流专业建设行列以来,积极探索农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途径,构建以“实践小院”为核心的“一院双师三课”科产教融合范式,着力解决学生知识结构体系、专业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同步的问题,培养专技双精、从农兴业的产业人才,助推川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院强能。以农学研究生教育“科技小院”模式为蓝本建设本科生“实践小院”。其中,与省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实践小院”,与水产企业共建“创业实践小院”。以实践小院为平台,针对企业行业需求,通过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本科生学科竞赛、技术服务等途径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或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在专业能力上的个性化培养,为学生未来的深造、就业或创业奠定基础、开拓可能。
双师传志。通过外引内培、柔性引进、聘请等方式聚力打造人员充足、结构合理、德才能绩共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通过专任教师+行业导师双师并行教学,强化文化、科研和实践育人,双师以三全育人浸润知农、爱农、为农思想,以五育并举厚植知渔、爱渔、兴渔的情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从农报国的责任担当。
三课固基。科产教三方围绕产业技术关键需求共建课程、共创课堂、共研课题,构建多元知识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开展三课联动。专任教师入小院,通过面向企业的“定制科研服务”,收集行业需求,以科研反哺教学,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并将科研活动转化为教学中鲜活的案例和实验项目,使学生“所学即所需”。校外导师入校,共商育人方案和制度,优化知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共建课程和教学资源,共研教学研究项目,共推产业技术项目,提升科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助托人才培养以“专”代“泛”。
机制提质。以科产教融合为牵引,构建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围绕学科专业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方向,探索创新聘用制度,实施校企师资互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推进高校教师和企业教授激励制度探索,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目前,专业形成了一支具有24名专任教师、20余位高水平兼职教授、30余位资深行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小院20余个。近五年,近400名本科生进入小院实践,依托100余项企业委托课题形成了100余项大创课题、150余项竞赛课题。专业近三年升学率均超过52%,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90%,50%以上的毕业生扎根四川助力乡村振兴。3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